绿色是生态的本色,也是发展的底色,近年来,中国人民银行乌海市分行深耕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土壤,推动绿色金融扩大服务范围、延伸服务链条,全力保障地区“纯绿”产业高速发展、“棕色”产业降碳升级。
厚植绿色“沃土”,政策引领“护绿”前行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,乌海市努力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上求突破,构建起以煤为基的“煤-电-石灰石-电石-BDO-生物降解塑料-生物降解聚酯产品”绿色产业链。针对工业转型发展资金需求大、建设周期长这一特点,中国人民银行乌海市分行围绕传统产业绿色转型、延链升级,出台《乌海市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工作机制》《乌海市金融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》等,通过召开政金企对接会、转型金融标准试用解读会、举办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劳动竞赛等方式,引导金融机构优化金融服务,持续加大对新能源、新材料领域的精准对接。截至6月末,全市绿色贷款余额106.65亿元,较年初增长7.24%。
厚施金融“养分”,源头活水“助绿”生长。中国人民银行乌海市分行积极探索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,通过制定《“水权贷”服务工作指南》、构建“银电企”协同机制等举措,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节能环保、资源循环利用、清洁能源生产等节能技改项目的支持力度,先后推动全区首笔水权质押贷款和“电能通”贷款顺利落地,为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开辟了新路径。此外,该行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带动作用,帮助辖内煤炭、化工等传统行业实现设备升级和低碳转型发展,助力抽水蓄能等绿色能源提速推进,截至6月末,已使用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放贷款2.96亿元,使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工具发放贷款2.39亿元。
营造发展“环境”,多措并举“增绿”添彩。为适应绿色低碳标准变化,中国人民银行乌海市分行精准落实绿色贷款专项统计制度修订内容,更加突出转型加速度与绿色广覆盖。同时,不断强化金融机构绿色领域激励约束机制建设,充分发挥环境信息披露工作小组核心作用,以“多方参与、科技支撑、循序渐进、小步快走”为原则,通过专业数据模型统计和环境效益评估,推动乌海银行首次对外披露《乌海银行2024年度环境信息报告》,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家开展环境信息披露的城市商业银行。
|